|

波斯情仇,伊朗为啥混得这么惨?

以色列和伊朗这两个宿敌再次开战 ,此次冲突的规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大。以色列的先发制人战略自6月12日起,伊朗核设施和军事目标发动大规模空袭,三天前伊朗多处核设施遭袭击,此外,以色列还利用定点清除手段暗杀了多名伊朗高级军官。包括革命卫队总司令、空军司令 ,还有总参谋长等等。此外参与伊朗核计划的九名科学家也在爆炸中丧生,同时伊朗也进行了报复,导弹袭击以色列多个城市已造成数百人伤亡,这两个宿敌之间的这一轮冲突,似乎看不到尽头,千里之外的战争,其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老百姓的钱包。 因为中国是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伊朗90%的原油出口到中国,战争开始了油价上涨,中国受害最深,如果你看一下地图,你会发现以色列和伊朗不是邻居,中间有三个国家:伊拉克、叙利亚和约旦,直线距离至少有2000公里,因此不存在领土争端。从历史上看伊朗是波斯帝国的继承者,历史上对犹太人最友好的国家,两个民族之间并无深仇大恨。那么问题来了,地理位置遥远,历史上没有血债。伊朗和以色列是如何成为敌人的?

如今,在足球比赛中看到女裁判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对于伊朗球迷来说,这不是一件好事。2019年2月19日等待电视转播观看德甲拜仁比赛的伊朗球迷突然发现电视台取消了直播,而且原因也很狗血,因为这场比赛的裁判是39岁女性比比亚娜,因为裁判是女性取消直播,有这么奇怪的事吗?这绝对是真的,因为伊朗法律,电视台不准播出任何暴露女性身体的镜头,这当然包括穿短裤的女裁判,那么问题来了,在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伊朗运动员有很多妇女穿着短裤怎么播?对于伟大的伊朗电视台来说,这当然不是什么问题,他们发明了神奇的延迟编码技术,确保照片中出现的每位穿短袖和短裤的女性都能被遮盖,我还以为是一部熟悉的日本爱情动作片。还有比这更奇怪的吗?当然有,例如伊朗法律禁止妇女骑自行车,因为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说骑自行车的女性吸引男性的注意,加剧社会腐败、侵犯女性贞洁,这听起来很抽象吗? 但这是伊朗,任何不孝的子孙,家庭陷入贫困,人们往往非常重视祖先的荣耀。

数千年其中包括伊朗,说到伊朗的历史确实比中国悠久,早在公元前2800年,一个国家出现了,它们确实有五千年的历史了。波斯人是伊朗的主体,属于雅利安人种,他们与德国人和印度人来自同一个家族。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建立了波斯帝国,经过多年的征服和扩张,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从领土面积来看,它也是最大的帝国。因此伊朗人对他们的祖先怀有深深的敬意。波斯历史对于伊朗的意义就如同唐宋对于中国一样,但伊朗显然比中国更不幸,中国人被蒙古人和清朝摧毁,尽管文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但基本属性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公元前 637 年波斯地区被阿拉伯人征服后,他的本土宗教琐罗亚斯德教,又称拜火教或祆教被终结了,从此,伊斯兰化进程开始了,不可逆转。不仅毁灭国家和宗教,甚至阿拉伯语也成为官方语言,从此,波斯地区就成了异族表演的舞台。蒙古人、土库曼人、土耳其人、俄罗斯人和英国人相继成为霸主,特别是在土库曼人建立的萨法维王朝时期,为了对抗奥斯曼土耳其人,当时伊斯兰世界的领袖,萨法维王朝的统治者将什叶派伊斯兰教强加于少数民族,奥斯曼帝国是逊尼派,这就为今天伊朗逆天改命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到了 20 世纪初,卡加尔王朝统治,伊朗实际上已成为俄罗斯和英国的保护国,北方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南部是英国的势力范围,整个国家都很虚弱,在内外两难的境地,1921年2月21日军官礼萨汗只率领 2,500 名士兵、500骑兵和18挺机枪以血腥打击完成了政变,推翻卡扎尔王朝沙阿艾哈迈德,成立巴列维王朝建立君主立宪制。1979年,宗教领袖阿亚图拉霍梅尼发动伊斯兰革命,礼萨汗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被迫流亡,巴列维王朝覆亡,也成功的把一个现代国家带回到了中世纪的政教合一的神棍统治体系!

礼萨汗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虽然他没有文化,不缺乏知识,他与土耳其开国元勋凯梅尔有着相同的治国理念,深知国家落后与伊斯兰教的束缚密不可分,因此他大力推行政教分离的世俗政策。一方面他用枪杆子压制宗教势力加强中央权威,另一方面他们模仿西方,伊朗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设现代化设施,例如伊朗的铁路、大学、国家银行、各种现代化工厂,为了移风易俗,这位礼萨汗还强迫所有妇女摘下黑色面纱,他的王后和公主带头垂范,为了镇压顽固的伊斯兰宗教势力,职业军人出身的礼萨汗曾亲自率兵,前往什叶派领袖圣城库姆,他穿着马靴走进清真寺,伊斯兰教规定进入清真寺不能穿鞋,这个礼萨汗就穿着马靴进来了,用手杖敲打当地宗教领袖,此举虽然极大震慑了顽固的宗教势力,但是它还埋下了宗教势力和世俗政权之间仇恨的种子。1935年为了展示国家想要新生的决心,礼萨汗甚至放弃了波斯这个名字,他将该国改名为伊朗,这就是伊朗的由来,伊朗意为波斯之古地名,这个词在波斯语中的本义是雅利安人的土地。因为德国人也是雅利安人,礼萨汗在列强夹缝中生存,他想利用他们同宗同族的事实来拉拢当时的法西斯德国做靠山,但显然这步棋是错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防止伊朗落入德国之手,英国和苏联联合,1941年对伊朗发出军事威胁,出于无奈这个礼萨汗被迫退位,他22岁的儿子巴列维继承了他的王位。此时伊朗才刚刚开始真正的转变。

伊朗之所以成为这些大国争夺的焦点,这和他丰富的石油储量是分不开的。1890年欧洲已发现伊朗丰富的石油资源,英国于1909年成立了英国波斯石油公司,在阿巴丹建立炼油厂,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它也是整个东半球航空燃料的主要来源。为了争夺这个阿巴丹,希特勒仍在与英国交战,他们一度打到了伊朗边境,甚至日本人也想派军舰占领阿巴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冷战期间,英国国势衰落,为了防止伊朗石油资源落入苏联控制,美国开始取代英国干预伊朗,1951年伊朗掌握实权的总理摩萨台,他意图在石油领域推行国有化,把英国人赶出去,之前两国是按比例分账的,英国负责开采和销售,伊朗人就坐在那里收钱,这次我彻底被赶走,英国人当然就不干了,因此英国说服了美国,在中情局的策划下,1953年发动政变,一直隐藏在幕后的巴列维国王再次走到了前台。在恢复权力的过程中,巴列维也清楚地看到,美国是新世界的主人,果断抱住美国大腿,那么西方石油公司也开始返回伊朗,美国看到伊朗在中东的重要作用,以大莱波蒂斯、以色列、伊朗、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四国作为中东亚政策的基石,巩固权力后,在美国的支持下巴列维继承了父亲未竟的事业,开始了大踏步的现代化运动开始,当时油价的飙升也为他适时推行改革提供了资本。

1963年巴列维按照美国的蓝图实施了白色革命,其中包括土地改革、赋予妇女投票权、允许非穆斯林担任公职、限制宗教权力等,这些政策符合趋势,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伊朗经纪人也开始迅速发展,毫不夸张地说,尽管君主统治下存在很多腐败和不公正,但巴列维时代仍然是伊朗历史上最好的时代,大量外资进入,这使得贫穷的伊朗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以及第九大富裕国家,发展速度可谓日新月异。 

首都德黑兰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破败不堪的小城市摇身一变成了东方巴黎,跻身国际大都市,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和高速公路,两百万辆汽车拥堵在各处的大街小巷,开放的国度也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伊朗男人过去所穿的宽大罩袍和女人所戴的黑色面纱都已不复存在,首都的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西式服装、迷你裙、墨镜、卷发等等,甚至赌场、酒吧、电影院、豪华酒店等。在伊斯兰世界,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在遍地开花,开放程度不亚于任何其它西方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巴列维还组建了一支多达40万人的军队,通过疯狂购买美式装备,使伊朗成为中东地区领先的军事强国,1971年10月巴列维举行盛大庆典,波斯建国2500周年庆典在波斯古都举行,他脱离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世界的意图非常明显,看来伊朗很快就能重现波斯帝国的辉煌了,但他万万没想到,被他家族压制了两代的宗教势力即将开始反扑。

熟悉宗教历史的观众应该知道,一旦一个地方被伊斯兰化,无论他过去的历史如何,你有什么样的信念?什么样的民族?很难逆转,基本上没有回到世俗化的路。作为一个封闭系统。伊斯兰教自诞生以来,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这也导致了伊斯兰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几乎所有企业都会遭遇同样难以克服的瓶颈。当时伊朗面临三大问题,第一是贫富差距,尽管白色革命给伊朗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腐败随之而来,贫富差距也让普通民众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自然对改革的支持变成了不满。第二尽管巴列维王朝两代人都竭力推行世俗政策,但仍然无法改变大多数底层民众、狂热分子的现实,虽然那些宗教领袖受到压制,没有权力,但在精神层面上,它们仍然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底层那些原教旨主义宗教信徒,在宗教领袖的煽动和洗脑下,对西方生活方式所带来的灯红酒绿极为恐惧,发自内心的抵触。第三个问题是伊朗知识分子对君主制下的民主空间颇有微词,他们没有意识到神权政治比君主制更糟糕的本质,反而把那些宗教领袖作为吹捧的反对派对象,这也促成了被流放的宗教领袖霍梅尼日渐得势。

霍梅尼其实严格来说不是伊朗人,他的祖上是克什米尔地区的,就是目前印度和巴基斯坦存在争议的克什米尔。他从小就学习神学,步入政界之前,在神学院担任讲师已有几十年了。最终登上最高宗教领袖的位置,作为一名原教旨主义者,他一直致力于反对世俗化,主张回归政教结合的老路,和阿拉伯国家一起摧毁以色列,关于巴列维推行的西方化白色革命,更是从根本上否定。霍梅尼写了一本书叫《伊斯兰政府》,体现了他的神权理念,社会的法则应该也只能由真主的法则组成,涵盖所有人的生活,宗教统治的制度是必须的,霍梅尼还公开煽动民众反叛,声称伊朗国王是犹太人的代理人,头部被石头砸碎的美国大蛇。不出所料,1964年他被驱逐出境,流亡伊拉克,他的反对派形象,也为他加分,很多人不理解他的神权统治的主张,对他反而报有相当的好感。流亡期间他借用另一个神棍在几百年前的预言,这个预言说一位来自库姆的男子将带领人民走上合适的道路,这个破预言,让他反而获得了更大的声势。自1977年起,在宗教势力的领导下,伊朗爆发大规模反国王运动,1978年各地示威活动持续升级,一群人抬着精神领袖霍梅尼的画像,高呼打倒国王,建立伊斯兰国家的口号,巴列维一开始也是铁血镇压,导致大量示威者喋血街头,这也成为伊斯兰革命的导火索,全国各地大规模示威和罢工,造成石油工业停产、交通中断,一个反对国王的统一战线逐渐形成,远在国外的霍梅尼,也成为他们的共同领袖,在这个节骨眼上,巴列维的大靠山,经常在关键时刻抛弃盟友的美国人,又犯下了让他们后悔几十年的大错误。美国人对霍梅尼,一开始也不明白,他们天真地以为即使伊朗政权更迭,也不会导致美国和伊朗关系破裂,所以他们与霍梅尼达成了秘密协议,只要美国人说服伊朗军队不要发动政变,同时把这个国王赶出伊朗,霍梅尼上台后,继续保持与美国先前的关系,这种对政权性质判断的致命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事实上,这样的事已经发生过一次了,没想到又栽在同一个大坑里面。 本来巴列维手握军权,要对付霍梅尼的话还是足够的,但美国说服军队将领彻底抛弃他,1979年1月16日在美国驻伊朗大使沙利文的逼宫之下,伊朗国王巴列维最终被迫交出军权,流亡海外最终死在了埃及,霍梅尼可以说是兵不血刃在美国的保驾护航下就赢得了战争,顺利的回到了伊朗掌权,我们实话实说吧,巴列维王朝的倒台,美国要负大半责任,那么美国人很快就尝到了这一行动的苦果。

霍梅尼的神权理念,注定要和美国尿不到一个壶里的,所以他一上台就变了脸,公开宣称不要西方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与文明世界全面对立的神权模式就此开启,特别是巴列维流亡美国期间,霍梅尼为了迫使美国交出巴列维,在当年11月4日,霍梅尼煽动一群暴徒占领美国大使馆挟持可52名使馆工作人员,长达444天,这就是著名的伊朗人质危机。 2005年成为伊朗总统的艾哈迈内贾德,他就是当年劫持人质的暴徒之一。这种把外交人员当人质的恶劣行径,鸦片战争中清朝就干了,导致烧了圆明园。不仅导致伊朗的国际形象全面崩塌,也招来了美帝长达40年的制裁,1980年美国正式断绝与伊朗的外交关系,全面禁止与伊朗的贸易,1983年应伊朗的指使下,黎巴嫩真主党策划了贝鲁特美国大使馆爆炸案,爆炸案发生后,美伊关系就再也不可收拾了,从此成了仇敌,曾经最铁的盟友,最强的大腿,转瞬之间就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不仅是美国,连以色列这种和伊朗历史上无冤无仇的国家,仅仅因为是美国的盟友,霍梅尼也照反不误,他多次扬言要将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 其实伊朗和以色列曾经是非常亲密的盟友,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当时,中东只有两个穆斯林国家承认以色列,一个是土耳其,另一个是伊朗,而以色列也投桃报李,帮助伊朗建立了自己的情报系统,和以色列为敌,对伊朗没有任何好处。这种完全无视国家实际利益,单纯依靠宗教意识形态来决定大政方针的态度,看上去就像儿戏一样,实际上它是原教旨的必然,因为这些宗教领袖他安身立命的东西,就是制造各种敌人,煽动仇恨,或者是仇恨是他最根本的利益所在,这一点我们中国人可能深有体会。霍梅尼利用人质危机煽动宗教狂热,举行全民公投,获得 98% 的选票成功修改宪法,将伊朗改为伊斯兰共和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体制,自己也成为了超越国王的最高领袖,这种本质上和古代哈里发一样的政权,那么他所谓的总统只是一个经济内阁,权力非常有限。这里要说一下所谓人民的选择,当年巴列维在白色革命之前,伊朗首次公投举行,获得了超过90%的赞成票,而今反对巴列维,霍梅尼登上神权的宝座,也获得了98%的选票,两次投票的都是同样的人民。我们常说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力军,这个不假,但是人民的选择却不一定是正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多数底层的人民,他更容易受到眼前短期利益的蛊惑,更倾向于接受那些会画大饼、喊口号的野心家,在群体性的癫狂之中,人民更多的时候就像一个个随波逐流的水滴,他看不到方向,也很难明辨是非,很容易受到像霍梅尼这种打着诱人的信仰旗号的革命领袖的蛊惑,欣然接受他们画出来的人人均贫富的大饼,这样的人民注定要吃亏受苦的,只是这样的亏,一吃就是几十年,一亏就是几代人。霍梅尼上台后,他不仅未能给那些期望他推动改革的人带来民主,反而是大开杀戒,对前政权成员以及异见人士,一律杀无赦,仅在1988年他处决了1400名异见人士。

我之前提到过,当年为了和奥斯曼土耳其对抗统治波斯的萨菲王朝,选择伊斯兰教的小宗信仰什叶派,而大多数伊斯兰国家信仰的是逊尼派,虽然它们是一种宗教,但这两派是可是仇敌,从来没有看对过眼,要么你死就是我亡。霍梅尼上台后,很快就暴露处原教旨好战本色,他号召信徒发起伊斯兰革命,试图把什叶派原教旨主义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包括他的阿拉伯邻居,什叶派信徒占主导的伊拉克,但伊拉克掌权的萨达姆是逊尼派,你号召什叶派闹革命,你这不是要夺我萨达姆的权力吗?再加上之前两国本来就有领土争端,号称雄狮的萨达姆当然就咽不下这口气,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爆发。伊朗的面积是伊拉克的四倍,人口是伊拉克的三倍,GDP是伊拉克的两倍,就是在这么占有如此绝对的优势情况下,由于霍梅尼雅几乎把整个世界得罪了一遍,率先发动战争的伊拉克反而获得更多国家支持,两国鏖战八年,白骨累累,这场战争到底有多惨烈?面对萨达姆的咄咄逼人的攻势,缺失武器的霍梅尼,他采取了一个对策,就是发布教令,让八百个头上缠着经文的儿童一字排开,挂着一个由塑料制成的所谓天堂钥匙,手挽着手走进雷区,用人肉来为装甲部队清除雷区,这种非人类的方法一度很奏效,倒不是说他真的能清除地雷,而是对面的伊拉克士兵,看到那种尸横遍野的情况的时候,非常震惊不忍心朝这些孩子开枪,最终这群800名扫雷儿童,仅八人幸存,这八人也都成了残疾人。 攻击敌人就等于送自己的孩子去送死,这种脑洞你说谁敢开谁能开?1988年战争结束时,伊朗自身死亡人数高达30万,外界普遍估计实际死亡人数超过45万,经济损失达3000亿美元,哪怕是元气大伤,霍梅尼也并没有消停,有个印度裔的英国作家萨尔曼·拉什迪,1988年出版了一部以宗教为背景的小说《撒旦诗篇》,霍梅尼认为这部小说亵渎了先知穆罕默德,1989年初就对该作家颁布了全球追杀令,一国最高领导人因一本书公开号召杀人,这是当代历史绝对令人震惊奇葩桥段,悬赏追杀作者的奖金,至今有效,并被伊朗当局一再提高,到现在已经高达三百万美元。三百万美元就为了杀死一位小说的作者,现在这个拉什迪隐姓埋名了,在英国的保护下苟且偷生,但《撒旦诗篇》的各国翻译者和出版商就没那么幸运了,在意大利、日本、土耳其、挪威,翻译这本书的人遇袭受伤甚至被杀的。不仅如此,伊朗近年来从未停止过对外输出革命和战争。特别是在2015年伊朗核协议签署之后,国际制裁暂时停止,伊朗又获得了大规模出口石油的机会,但伊朗并没有珍惜这个机会,去解决千疮百孔的民生乱象,反而是利用来之不易的美元,把军事预算增加40%,他先后介入了叙利亚内战、也门内战、伊拉克内战、阿富汗内战,为了稳固自己什叶派老大的地位,不惜血本,出钱出人,只要能实现圣战的梦想,自己的人民生活的苦一点也不怕,那都是代价嘛。 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本来历史上伊朗和以色列都是美国的盟友,20世纪70年代之前关系非常好,怎么现在却成了敌人?这是因为霍梅尼出于宗教意思形态的考虑,想当阿拉伯世界的领袖,阿拉伯世界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结果说最狠的话,挨最毒的打。最近这十年里,至少被以色列暴揍过五次,核基地被炸了一轮又一轮,高级军官和科学家被暗杀了一个又一个,除了叫嚣复仇,至今也没有太多手段报复以色列,而且更不幸的是因为国际形象太差了,伊朗就算是挨了这么多次打,它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多少同情,每次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些年曾经选择神权政治的伊朗人民正在慢慢的醒悟过来,尤其是年轻一代,因为无论宗教口号多么响亮,它只能愚弄一些狂热的信徒,而生活终究是要回到现实的,这些年伊朗人的反抗,也是一浪高过一浪。例如2017年的摘头巾运动,伊朗第二大城市马什哈德,多达数十万人走上街头示威,随后它迅速蔓延到全国,其中一些年轻女性勇敢的摘下头巾,以示对神权桎梏的不满,更多人要求哈梅内伊下台,并在德黑兰焚烧他的肖像,在全国断网和全面抓捕的恐怖之下,叛乱很快就被平息了,其中二十九名女性因摘头巾运动被捕,为这些女性提供辩护的著名女律师索托德,因不愿意屈服于官方压力也连带被捕,恼羞成怒的当局判处她38年监禁,还要外加148计鞭刑,在如此高压的环境下,伊朗人民也产生了许多我们熟悉的带路党,2020年12月伊朗首席核物科学家遭以色列的摩萨德顶点清除,很多的伊朗民众他不仅没有生气,相反很开心,有民众在首都德黑兰的一个天桥上,悬挂了一面以色列国旗,下面还用英语写着一句标语 “谢谢你 摩萨德” 。在这个民族情绪高涨的时期,居然有带路党公然在首都悬挂这种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标语,这两天也是一样历史又重演,6月14号就有民众在德黑兰的街上喷涂了一段标语 “揍他们,以色列,伊朗人民支持你们!” 很多海外的伊朗人,甚至举着 “谢谢你 以色列” 的牌子载歌载舞,可以看得出来伊朗的带路党成气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也不是一个两个,早已经蔚为壮观了。事实上,在伊朗那些带路党那是不绝于途,而且大部分都不是底层,很多都是出自伊朗的统治阶级,就有被称为带路三杰的三个知名人物。

第一个霍梅尼的孙子,红三代侯赛因,霍梅尼只有两个成年儿子,长子被暗杀 ,只剩下一个儿子艾哈迈德,却是和老爸截然不同,他是一个开明派,一贯主张建立世俗民主的国家,因此霍梅尼迫不得已,没有办法将位置传递给他,只能把位置传给自己弟子哈梅内伊,结果呢哈梅内伊上台后,就把艾哈迈德给弄死了,这个艾哈迈德的儿子侯赛因也继承了父亲的价值观,公开指责伊朗当局背叛伊斯兰革命的目的,甚至主动呼吁美国出兵,2003年他跑到美国,要求美帝干涉伊朗内政,声明 “伊朗人民需要自由,如果非要美国人干预才能实现,我认为伊朗人会欢迎他们,作为一名伊朗人,我也会欢迎他们。” 不仅如此,他还公开赞扬美国出兵伊拉克,我认为出兵伊拉克是顺路解放。2006年当他接受电视台采访时,甚至说 “如果你是一名囚犯,你会怎么做,我希望有人能打破这个牢笼。 ” 作为当局来的眼中钉,现在他只能躲在伊拉克讲经布道。 

排民第二的也是伊朗红三代小蒙塔泽里,他的祖父是霍梅尼的二把手,也是宗教领袖,但他爷爷的政治主张也倾向于政治分离。曾经说过:”神职人员不能直接掌握政权,也不该直接干涉政治,只是应该从精神上引导人们走正确的方向。“结果霍梅尼毫不犹豫地废了他,软禁至死,小蒙塔泽里继承了爷爷的主张,甚至更为激进,他主张彻底废除神权,从国家名称中去除伊斯兰,罢免最高领袖,建立世俗制度,前些年伊朗爆发反对神权政治的政治示威,为了控制局势当局直接断网,这个小蒙塔泽里公开批评:“闭关锁国就是自绝于世界……这种政权越早灭亡越好。”目前这家伙也被软禁在家,动弹不得。

第三位反对派的名人就是伊朗前总理穆萨维,他也算是为霍梅尼上台执政立下过汗马功劳的,1981年至1989年曾任伊朗总理兼外交部长,位高权重,但是由于他的政治观点也倾向于开明派,比如他认为经济领域应该进行私有化,确保社会公正,言论自由,教会不应该再涉足学校,取消强制的宗教课程等。所以霍梅尼对他很不放心,他在去世前直接修改了宪法,把总理制改为总统制,被废为庶人的穆萨维很不满,最终也成了反革命分子,成了美帝的走狗。彻底清醒后,穆萨维成为伊朗最著名的反对派、带路党,他这些年公开主张罢免最高领袖,废除神权政治,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哪天西方打进来了,我将竭尽全力为伊朗的民主和伊朗人民的幸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自2011年伊朗绿色革命以来,穆萨维一直被软禁,他的侄子甚至被杀了,就是为了杀鸡儆猴,曾经的体制内的大佬都这样,可想而知伊朗国内目前,尤其是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年轻一代,会是什么样的想法?实际上,在前两年伊朗国内相继爆发的游戏之中,年轻人是主力军,尤其是伊朗年轻女性,对于伊斯兰的那些条条框框的残酷束缚已经是忍无可忍了,成为历次运动的中坚力量,以色列梅尔萨德针对伊朗的定点清除计划为何总能成功?已经到了想杀谁啥谁的地步呢?除了摩萨德本身的业务能力确实很牛逼之外,恐怕也少不了伊朗国内带路党,正因为有内应源源不断地配合,摩萨德才会如鱼得水,弹无虚发,伊朗带路党地这种心态,其实非常值得细品,他就像我们熟悉的牧野倒戈一样,它反映出来的是民间忍无可忍的情绪。人确实很容易受到蛊惑,一时糊涂,但不会永远糊涂,一时忍耐,但不会永远忍耐,成为带路党的动机可能千差万别,但根本原因在内而不在外。这种情况与鸦片战争时期十分相似,晚清小说《孽海花》里有这样的情节,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又称龚澄,他精通英文,曾担任英法联军的翻译,被大家当成汉奸,这部小说就借他的口吻说出了一句名言:“你看我是汉奸,我看你是国贼。”苦秦久矣的伊朗人,我估计就是这种心态。说了这么多,伊朗的未来如何?或者说伊朗还有未来吗?

这个世界的独裁政权其实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做关乎国运的重大决策的时候,一定会选择那个最烂的选项,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有问题,而是因为他们所谓的国家利益,其实就是少数特权阶层的利益,跟普通老百姓的利益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所以要维护这种所谓的国家利益,他必然也只能选择那些在正常人看来匪夷所思的最烂选项。就比如它和以色列结仇这件事,伊朗千方百计地发展核武器,它就是要威胁要摧毁以色列,但是你都要毁灭人家了,以色列肯定也不会惯着你伊朗啊?这就是为什么伊朗核研究刚刚取得一些进展,就被以色列轰炸的根本原因,可怜了那些伊朗科学家,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逐个被以色列摩萨德清除,只是出于荒谬的意识形态仇恨,伊朗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如此强大的对手,这种国家政策的一个愚蠢选择,它不是由智商导致的,也不是见识导致的,而是不同制度的根本利益决定的。实际上在伊朗的作死地过程中,中国作为伊朗的老朋友,遭受的连带损失也非常大,因为我之前说过中国是伊朗最大原油进口国,伊朗90%的石油出口给中国,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3%,年交易额超过400亿美元,你可以想象如果两国之间的战争扩大,伊朗石油出口受到影响,那么国内油价只会越来越高,因为在短期内中国无法找到像伊朗这样的国家作为替代,因为与伊朗做生意,许多中国企业受到制裁,比如我们熟悉的孟晚舟,她就因为和伊朗做电脑生意,最终闹出了那么大的风波,众多知名企业例如昆仑银行、中兴通讯、华为,他们因为这个原因受到制裁。今年初,美国对运输伊朗石油的183艘油轮,以及许多中国企业,华瀛石化、山东胜星化工等又实现了制裁,这么多中国企业前赴后继的受到严厉制裁,损失不可谓不惨重,恐怕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到尽头。其实在内忧外患之下,伊朗的神权政治还能维持多久?这是一个很难评估的话题,神权政治的特征之一,当外部压力越大时,它对内的压制也越重,所以伊朗的未来如何很难说,因为只要伊斯兰的背景还没有彻底褪去的话,要走上现代化国家的道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国家,世俗化唯一成功的例子是土耳其,而且它现在也在大踏步的后退,甚至已经开始用教令取代法律了,前路如何可想而知,伊朗的前世今生它能给我们很多启发,毕竟伊朗在70 年代的短暂辉煌表明,即使是伊斯兰国家,你只需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仍然能够实现快速发展,但一旦你走错了方向,吃一堑之后还有另一堑啊,几十年一堑,一堑几十年,所以每一代,当你有选择权力的时候,你一定要珍惜,一定要慎重,因为一代人的选择很可能影响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许人民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但这个重新选择的代价,那是相当巨大的,我们中国人这百年来都在吃这个亏啊!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